蠡园中学:智启课堂·AI赋能
作者:
来源:
初审:     二审:丁丁     终审:家乐
发布日期:2025-05-31
字体:[     ]

为积极响应“2025 年滨湖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赋能强师行动”,无锡市蠡园中学以“四问四清”内涵建设项目为实践基础,依托“AIClassroom数据收集与效果分析”重点课题的理论引领,于2025年3月10日至5月29日组织全体教师开展“AI赋能课堂,创新教学实践”主题活动。这场历时3个月的探索,既是响应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动作为,也是学校“四问四清”项目与AIClassroom课题的实践落地。

自活动启动以来,教务中心组织各教研组开展分层研修、教研和课堂教学实践,构建了“研修—共研—实践”闭环:教务中心组织教研组集中观看人工智能教育专题讲座,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区教研中心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结合AIClassroom课题研究成果,推送“AI教案生成”“AI教学案例”等学习资料,覆盖“四问四清”中的核心环节。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组内教师“结对互助”,围绕“AIClassroom课题中的AI应用场景”“四问四清项目中的AI优化点”开展主题研讨;开设“AI教案优化工作坊”,分享生成的教案,讨论优化建议;并开展组内微讲座、AI教学研究课。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率先突破,开设“AI支持教学过程”的展示课,涵盖AI生成学习单、哪吒数字人、浮力实验模拟器、文本生曲创作等创新应用;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思考,形成教学案例。

5月29日,活动总结与提升研讨会在学校第一会议室举行。在开场致辞中, 徐怡钧校长结合国家指南、区级行动及命题变化的分析,使大家深刻体会到 AI 已对教育领域产生全方位影响。他期待蠡中全体教师积极拥抱 AI、深入思考 AI、主动使用 AI、灵活玩转 AI,以此驱动自身专业成长,同时赋能教学实践,更好地引领和助力学生成长发展,成为 AI 时代智慧育人的优秀教师。

物理学科组长周峰、化学学科组长袁欣分别汇报了本学科组AI教案设计研修成果——两位组长从软件使用、精准提问等方面对组内教师生成的教案进行深度分析,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深入思考使用AI对课堂教学的促进和不足之处,也对如何更好地使用AI融入教学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四位青年教师王璐璐、张婷煜、陈欣宇、张怡雯分享了他们的AI课堂案例:“豆包”创建AI智能体与学生互动、“即梦AI”生成图片和数字人视频支持跨学科教学和情境化教学、deepseek作为语文写作助手梳理写作思路等。四位老师的分享让大家看到,他们在扎实地开展AI教学,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干货满满的分享也激发了在场教师深入探索AI辅助教学的热情和信心。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特聘专家吴虹教授,她结合“AI课改陪跑营”经验,围绕“A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讲座,为教师们打通了“区域政策—校本课题—课堂实践”的落地路径。

本次阶段性总结,是蠡园中学AI赋能教学的“新起点”而非“休止符”。下学期,学校将继续依托滨湖区强师行动,以“四问四清”项目为实践主线,以AIClassroom课题为研究引擎,重点推进两项工作:成立专题工作坊,深入探索AI与学科的适配度,提高教师与AI对话的能力;并创建技术工作坊,开展跨学科的技术研修,提升教师使用AI软件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变革已至,未来已来。蠡园中学的AI赋能之路,将继续在“实践—研究—再实践”的循环中深耕,让每一堂课更精准、更生动,让每一位教师在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