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校园蔷薇绽放,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的家访路上同样暖意融融。为深化“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家校共育长效机制,学校将家访工作纳入常态化育人体系,在五月集中开展全员家访活动,以脚步丈量教育温度,用真心润泽学生成长。






一、常态机制护航,让家访成为育人“必修课”
学校将家访作为家校协同的核心纽带,建立“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面覆盖”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家访工作由学工处牵头,班主任制定个性化家访方案,任课教师、行政协同参与,覆盖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尤其关注特殊家庭、学业表现异常、行为情绪明显变化的学生。老师们走进一户户家庭,从课堂表现延伸到生活细节,与家长共同绘制学生成长的“全景图”。






二、润心行动落地,让教育看见“完整的人”
家访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老师们深入学生家庭,关注他们课堂外的兴趣与特长:有的老师发现沉默学生在植物养护中展现的专注力,将其转化为生命教育案例;有的老师通过倾听亲子互动细节,为家庭教育提供沟通建议。这些"看见生命"的瞬间,让教育从知识传授走向全人培育。老师们用“教育者+陪伴者”的双重身份,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长路上有光同行”。






三、三全育人深化,构建家校协同新生态
家访后,老师们用心记录,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针对性优化育人举措,将单次家访转化为长期育人动能。
“教育是家庭与学校的双向奔赴。”常态化家访让“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渗透到每个家庭——教师从“学科传授者”转变为“成长合伙人”,家长从“教育旁观者”成为“育人参与者”。洛社初中正以家访为支点,撬动家校协同的育人新生态。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老师们的家访笔记里写满温度:或是学生床头的一本好书推荐,或是祖辈讲述的家风故事记录,或是亲子共绘的成长心愿清单。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教育洞察,正汇聚成“三全育人”的生动实践,让教育不仅发生在三尺讲台,更扎根于家庭土壤,最终在协同共育中绽放出最璀璨的成长之花。
撰稿|范 静
编辑|蒋永倩
初审|黄 蔚
复审|张 艳
终审|王玉婷
五月的校园蔷薇绽放,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的家访路上同样暖意融融。为深化“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家校共育长效机制,学校将家访工作纳入常态化育人体系,在五月集中开展全员家访活动,以脚步丈量教育温度,用真心润泽学生成长。
一、常态机制护航,让家访成为育人“必修课”
学校将家访作为家校协同的核心纽带,建立“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面覆盖”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家访工作由学工处牵头,班主任制定个性化家访方案,任课教师、行政协同参与,覆盖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尤其关注特殊家庭、学业表现异常、行为情绪明显变化的学生。老师们走进一户户家庭,从课堂表现延伸到生活细节,与家长共同绘制学生成长的“全景图”。
二、润心行动落地,让教育看见“完整的人”
家访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老师们深入学生家庭,关注他们课堂外的兴趣与特长:有的老师发现沉默学生在植物养护中展现的专注力,将其转化为生命教育案例;有的老师通过倾听亲子互动细节,为家庭教育提供沟通建议。这些"看见生命"的瞬间,让教育从知识传授走向全人培育。老师们用“教育者+陪伴者”的双重身份,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长路上有光同行”。
三、三全育人深化,构建家校协同新生态
家访后,老师们用心记录,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针对性优化育人举措,将单次家访转化为长期育人动能。
“教育是家庭与学校的双向奔赴。”常态化家访让“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渗透到每个家庭——教师从“学科传授者”转变为“成长合伙人”,家长从“教育旁观者”成为“育人参与者”。洛社初中正以家访为支点,撬动家校协同的育人新生态。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老师们的家访笔记里写满温度:或是学生床头的一本好书推荐,或是祖辈讲述的家风故事记录,或是亲子共绘的成长心愿清单。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教育洞察,正汇聚成“三全育人”的生动实践,让教育不仅发生在三尺讲台,更扎根于家庭土壤,最终在协同共育中绽放出最璀璨的成长之花。
撰稿|范 静
编辑|蒋永倩
初审|黄 蔚
复审|张 艳
终审|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