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区叙丰里幼儿园:共话表征 读懂儿童 ——助推高质量师幼互动
作者:
来源:
初审:     二审:丁丁     终审:家乐
发布日期:2024-11-26
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引导教师通过解读幼儿表征,以增强师幼互动的质量,近日,无锡市新吴区叙丰里幼儿园开展了“共话表征 解读儿童——助推高质量师幼互动”的集团园暨“高质量师幼互动”项目组教研活动。

抛出问题,引出教研主题

叙丰里幼儿园以班级打造的秋日自然角环境中的幼儿表征入手,引导教师思考“什么是幼儿表征”。老师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幼儿表征”的理解,也明确了幼儿表征是指幼儿借助语言、动作、图像、符号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某一对象的观察、体验、感受和需求,是幼儿思维和想法的外显,是幼儿对于自己内在想法的一种表达。

接着,老师们用画、说、演等方式展现了不同的表征形式,直观地呈现了幼儿表征形式的多元化。

依托评估指南,开展案例研讨

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师幼互动板块中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说明通过幼儿的表征去支持孩子的行为是师幼互动的途径之一。

通过对邱老师分享的孩子们采摘枇杷的案例进行剖析,老师们将幼儿的表征与师幼互动的方式进行链接,同时也发现不同形式的幼儿表征采取的师幼互动的方式是有所区别的。

研讨思辨,深化主题要义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表征特点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表征的特点,如何采用合适的师幼互动方式去助推幼儿能力的发展呢?小中大班的老师们根据自己所在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表征特点进行了研讨,小班老师认为,小班幼儿的肢体动作表达得更加直接,要给他们创设更加自由、宽松的环境,与幼儿同频尊重他们的想法;中班老师要给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用以物代物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图画表征;大班老师则觉得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丰富,在活动中可以提出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并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点评引领,助推专业发展

研讨活动结束,南站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徐文艳对本次教研进行了点评。徐主任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点评,不仅让叙幼教师清晰地认识到今天活动中展现的亮点与不足,还获得了宝贵的建议与启发,为叙幼的教研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叙幼的老师们了解了什么是幼儿表征及幼儿的表征方式,厘清了各年龄段幼儿表征特点下的师幼互动方式。未来叙丰里幼儿园也会结合不同领域来探寻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从而陪伴幼儿走向深度学习。